期許自己善用桌遊並好好設計輔助教學,特別是初級班以下,要能讓學生在遊戲中能達到教學目標,教師能清楚學生需要練習的範圍與應用,不要淪為填補課時的玩物。

 

 

 

【滿腦子番茄】

1.學習卡片物品 (抽掉不適合的)

2.原本卡片的玩法

3.複習問句 : 什麼、怎麼、哪裡、什麼時候、誰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帶學生練習問與答

4.兩人一組,抽一張卡,其他學生藉由問問題和廳回答來猜卡片的物品,老師可以從旁協助補充單字。。

學生常問的問題

Q這是什麼顏色?

Q這個在哪裡?

Q這是菜/ 東西/ 動物嗎?

Q那個東西怎麼樣?

 

5.從講義經老師的問題提示寫SV字卡,一個人抽一張卡,說一句話要包含學生和卡片物品,讓其他學生猜他的感覺,所以最後要說: 我覺得

EX : 如果我有一個__(卡片)__,我覺得???,因為我可以___

 

Ps句子是第一位學生用今天新學的字說出來的,相當完整,因此後面的學生都照這個句式說。

 

 


 

Spyfall

1.      練習:常常、最近、剛剛、有時候

      常常、最近、剛剛、有時候 + 做什麼 / 去哪裡 ?

2. Spyfall場域用語
 
她在哪裡?
 
餐廳 點菜、買單
 
火車站→ 火車票、從、我要一個火車票到台南,三點。
          
最近的火車到台南幾點?
 
醫院→ 掛號、預約
 
動物園→ 我要一個學生票。有沒有學生票?
 
旅館→ 我要加床。枕頭、棉被

3.一個人抽一個Spyfall場域每個人問他一個問題猜地方。

(餐廳、火車站、醫院、動物園、旅館、機場、銀行、學校、超市)

4. Original Game

 

學生常問問題

Q.你喜歡那裏嗎?

Q.你在那裏做什麼?

Q.你常常 /最近 /剛剛 去那裏嗎?

Q.你為什麼去那裏?

Q.從那裏到學校遠不遠?

Q.你什麼時候去那裏?

Q.去那裏要多少錢?

Q.你覺得那裏怎麼樣?

Q.那裏可以吃東西嗎?

Q.你怎麼去那裏?

 

 

Ps.本次問題沒有練習到「誰」

【小木偶pinocchio

這是運用「小木偶pinocchio」這款遊戲的機制,把鼻子變成疊疊樂。

把遊戲機制做一個小改變...

配件: 疊疊樂、圈叉牌、生字卡和文法卡

1.抽一張字卡。

2.決定好真假後,蓋一張圈叉牌,再依照字卡的字或文法說一件事。

3.由於是口說課,所以沒有設定搶奪物,每個玩家要問一個問題,然後猜真假。

4.翻牌之後,猜錯的疊疊樂,最後把疊疊樂弄倒的人輸,遊戲結束。

 

~同場加映~

一樣用生詞或文法說一事件,同學選邊站,站錯的疊疊樂or打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yut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